清晨的阳光透过层叠的枝叶,洒在广西国有七坡林场的林间空地上。10月28日,广西七坡林场场长蒋林指着缠绕在松树干上的藤蔓介绍:“这是长了7年的鸡血藤,切干片每斤能卖7元。这一棵树能收获几百斤新鲜的鸡血藤。”
自2015年以来,七坡林场坚持保护发展并重,积极探索以“鸡血藤+”为核心内容的多元立体经营模式,“十四五”期间,林下经济完成近3亿元产值,带动周边500多户林农参与,户均年增收超5000元。广西七坡林场生机勃勃的发展,正是广西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改革蜕变:从“守着青山过穷日子”到“亩产超万元”
广西林木生长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至3倍,是中国最大、全球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然而,林业生产周期长、见效慢,曾是制约林农增收的瓶颈。2011年,广西在提前一年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后,将发展林下经济作为激活林业生产力、破解林业生产周期长和林农“靠山吃山难”的重要突破口。
七坡林场便是这一转型的典型。蒋林回忆说,过去,林场职工“守着青山过穷日子”,单纯依赖木材采伐,生态压力大、经济效益低。2015年起,七坡林场转变思路,充分利用生态公益林改造形成的林下空间,探索“鸡血藤+”多元立体经营模式,通过“封、改、种、提、升”五种方法,形成“上中下、短中长”的立体格局:高层种植松树,中层套种灰木莲等珍贵树种,林下栽培鸡血藤、草珊瑚等中草药,地表还可轮作菌菇。
目前,七坡林场已实施“林林”模式达5万亩、“林药”“林笋”模式达6000亩,并实践总结出“林+林(药)”“林+林+藤(草)”“林+林+藤+草”“林+林+藤+草+菌”等二元、三元、四元、五元高效立体栽培模式,亩产值最高能超万元。
正是有许多像七坡林场这样的成功转型案例,广西林下经济产值从“十二五”末的714亿元增长至“十三五”末的1235亿元,“十四五”以来年均增速达6%。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副局长李巧玉介绍说,截至2024年底,全区林下经济经营和利用林地面积7077万亩,产值1388亿元,居全国第3位;林下经济发展惠及林农超1200万人,促进林农年人均增收超4000元。
产业融合:激活多元致富渠道
10月29日,在浦北县龙门镇陈皮产业园,工人们正在生产线上分拣着刚刚经过初步干燥的柑皮。这些柑皮片呈现绿中带黄的颜色,散发着清新的柑果香气。陈皮产业园负责人介绍说:“我们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近年来陈皮产业产值突破60亿元,培育了6个产值超亿元村,285户超百万元户,10万名群众从中增收致富,真正让群众共享产业发展红利。”

浦北县拥有天然椎林38.4万亩,其中盛产红椎菌的林地达15万亩。以龙升红椎菌有限公司为后盾企业,浦北县走“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道路,辐射带动1.5万多户林农从事红椎菌产业,全县鲜红椎菌产量接近2700吨,年人均增收2.16万元,产品远销欧美、日本,年产值达4.86亿元。
“在龙门镇林塘村,每户依靠采摘红椎菌年收入可达3万至8万元。”浦北县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说,浦北还创新“林菌+旅游”模式,举办红椎菌采摘节,开发菌菇宴、森林浴等业态,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
这样的产业融合案例在广西遍地开花:金秀瑶族自治县种植鸡血藤1.4万亩,带动250户农户年增收6万元;凤山县在石山地区发展核桃林套种十大功劳累计1.32万亩,就地解决就业近2万人。
产业融合为广西林下经济带来了巨大生态红利。数据显示,广西林下种植产值超过410亿元,连片200亩以上的基地达807个;林下养殖产值超过520亿元;森林景观利用产值超过210亿元,其中森林康养基地49家,森林体验基地32家。
“未来要通过‘一二三产’联动,让林下经济从‘平面’走向‘立体’。”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全区计划至“十五五”末建设“广西林下经济产业综合体”10个,目前融水、资源、富川作为首批试点县域已正式启动综合体建设工作。
发展路径明朗:形成高质量发展格局
广西的政策支持为林下经济注入强劲动力。近年来, 广西相继出台《关于加快促进广西林下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关于推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将林下经济纳入林长制考核、美丽广西专项考评体系。
2016年至今,广西已累计安排自治区林下经济发展补助资金3.58亿元,撬动近9亿元资本进入林下经济产业。同时,采取“直接授信担保”“林权抵押+农业担保”等融资模式,帮助经营主体解决资金紧缺问题。截至目前,列入“政银企”林下经济贷款名录库的企业超180家,向符合担保条件的企业授信担保放款超过1.5亿元。
作为广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金融创新专项改革试点县,资源县聚焦林下经济发展需求,创新推出“药材贷”金融产品,年利率低,期限长达5年。截至2024年底,全县累计发放“药材贷”422笔,贷款金额超4000万元。
广西林下经济的发展路径趋于明朗,发展动力持续增强,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有关负责人透露,下一步,广西计划通过“做大一产、做强二产、做活三产”推动产业升级,解锁生态财富密码,让林下经济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溯源体系更加健全,较好地形成产地优美、产品绿色、产业融合、产出高效的高质量发展格局。(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冬梅)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网站地图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云景路21号 电话:0771-2266213 邮编:530000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