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彩七坡林下经济产业示范区陆续获评“广西第二批中药材示范基地”等称号,2021年被认定为广西特色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五星级)。中国网 赵娜摄影
中国网10月28日讯(记者赵娜)走进七彩七坡林下经济产业示范区,一排排种类繁多的中药材种植展示区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其中,藤蔓交错缠绕在一起的鸡血藤尤其显眼,别的中药材或果或根或叶入药治病,鸡血藤则比较特殊,以茎藤入药。

中药材种植展示区里的鸡血藤植株。中国网 赵娜摄影
鸡血藤药理作用广泛,它性温,归肝肾经,具有活血补血、调经止痛、舒筋活络等功效,中医常用它治疗月经不调、痛经、跌打损伤、关节疼痛、血虚萎黄等。而现代研究发现,鸡血藤还有抗癌、养护心脏等多种药理作用,在临床中,更是可用于10多种疾病的治疗。是一款非常具有经济价值的中草药。

七彩七坡林下经济产业示范区里种植的两面针中草药。中国网 赵娜摄影

七彩七坡林下经济产业示范区里自然生长的五指毛桃中草药。中国网 赵娜摄影

七彩七坡林下经济产业示范区里自然生长的鸡血藤中草药。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鸡血藤其藤长亘蔓地上或山崖,一茎长数十里,土人得之,以刀斫断,则汁出如血,每得一茎,可得汁数升......”。据此典故,鸡血藤,因其茎受损失之后,会流出类似于鸡血一样的红色的液体,故而得名。中国网 赵娜摄影

七彩七坡林下经济产业示范区里展示的其中一种立体栽培模式:“林+林+鸡血藤+草豆蔻”四元高效立体栽培模式。中国网 赵娜摄影
位于绿城南宁的七坡林场,地处大明山系南向西支的绵延地带,以丘陵地貌为主,平均海拔约200米。林场经营面积广阔,达到87万亩,森林蓄积量颇为可观,高达64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更是达到了83.7%。非常适合种植药食两用作物,林场通过多年实践,总结出“林+林(药)”“林+林+藤(草)”“林+林+藤+草”“林+林+藤+草+菌”等二元、三元、四元、五元高效立体栽培模式,开展林下经济中草药种植。
七坡林场鸡血藤种植规模达6000亩,基本种上去就可以不用人工干预自然生长,种植规模极为庞大。
“中草药,没有人要,就是草。”这是广西国有七坡林场场长蒋林在情况介绍中反复强调的一句话。
开展中草药种植打开销路是关键,在七彩七坡林下经济产业示范区规划阶段,七坡林场就以经济效益为导向,经过市场调研,分析市场需求动向,与国内知名品牌饮片制药企业广西仙茱中药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产业融合发展战略合作协议,进行林下中草药订单式种植,以销定产,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推进“定制药园”合作共赢的产业化生产经营。
同时,七坡林场还以示范区为重点,积极探索共享林下经营模式,与专业合作社积极洽谈,推行认购、认种、认养新模式,进行产品或产量分成,达到共同扩大规模、共同提高产量的目的,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就业增收。据统计,近三年,示范区带动周边林农就业达5000多人次,促进林农增收近5000万元,业务培训5000多人次。
七坡林场还将示范区打造为集推广示范、采摘游乐、农事体验,餐饮文化、休闲观光和科普研学为一体的现代化林业示范区,成为环绿城南宁森林旅游圈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七坡林场独特的多元立体林下经济发展模式让国有林场走出了一条“不砍树也致富”“青山”转化为“金山”的致富路。该案例于2021年被国家林草局列为林下经济发展典型案例,印发至各地林业部门学习借鉴。
七坡林场的发展探索还不止于此。未来,示范区还将全面对接市场,推进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扩大种植规模,完善产品溯源体系,打造七坡品牌,创造林场新的经济增长点。继续探索,总结良性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模式,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林下经济”生态价值。继续践行“两山”理念,按照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要求,实现林下经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为广西建设生态文明强区提供“七坡样板”,为践行“两山”理论提交“七坡答卷”,为广西现有的19000多万亩的生态公益林提质增效提供发展范本。

近年来,为提高森林碳汇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七坡林场着力探索混交林经营模式,营造桉树与乡土珍贵树种异龄复层混交林,形成林分结构合理、经济价值高、生态稳定性强的多功能国家储备林,既能“以短养长,还贷无忧”,又能“为国储材,高效持续”。(高树种为桉树,低矮树种为当地乡土珍贵树种米老排)中国网 赵娜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