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扈鑫摄
9月26日,2025年广西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广西主场活动在桂林市靖江王城风景区举行。今年的活动主题是“保护古树名木 传承生态文明”。
本次活动现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桂林市林业和园林局领导首先介绍了全市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概况;广西生态文化宣传使者随后为公众科普了古树名木保护相关知识;学生代表和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者分别分享了他们与古树之间的动人故事。工作人员通过三维可视化模型,生动展示古树形态,以科技手段呈现古树生命之美、传递绿色生态理念。参与人员共同走进广西师范大学王城校区,实地感受古树名木保护与校园人文环境的和谐融合。现场还设置了最美古树图片展和保护宣传展板,吸引众多市民游客驻足观看、拍照打卡,有效扩大了宣传影响力。
工作人员为学生讲解。扈鑫摄
本次活动由自治区林业局、自治区绿委办和桂林市绿委办联合主办。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广西林科院的相关负责同志,桂林市秀峰区人民政府、桂林市林业和园林局、广西师范大学的相关负责同志,各市林业主管部门业务科室的相关负责同志,广西古树名木保护协会相关人员,广西师范大学师生代表等130多人参加活动。
近年来,广西各部门通力协作,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广西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迈出坚实步伐。一是开展古树名木普查工作,按照《古树名木保护技术规范》等地方标准,广西普查到古树名木15万多株,全部完成挂牌立碑。二是开展古树名木“破硬化”行动,从2021年开始,整改树底地面存在过度硬化现象的古树名木3254株,成为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的典型经验做法。三是开展“春风”专项行动,与自治区公安厅、住建厅联合,查处16起破坏古树名木违法犯罪活动。四是在全国范围内首创了乡愁树选认工作,完成“乡愁树”信息录入7万多株,覆盖乡镇及自然屯12万多个,打造特色明显、丰富多彩的广西特色乡愁文化。五是发布自治区总林长令,对生长存在风险的古树实施防火、防雷、防风、防病虫害、防硬化、防盗等“六防”保护措施。六是积极探索古树名木保护市场化风险分担机制,建立“古树名木+保险”模式,将赔偿金用于为古树名木购买商业保险,提升古树名木应对各类风险的抵御能力,让古树名木“老有所保、老有所依”。通过这些措施,广西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迈出坚实步伐,为广西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王勇、张雷、蒋骏晖)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网站地图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云景路21号 电话:0771-2266213 邮编:530000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